很长时间以来不敢涉及这个话题,因为自己在曾经的乡镇主要领导岗位上没有能对这个问题作出最大的努力使之改观,有一点歉疚.但现在还是忍不住,把一些想法记下来.
乡村教师现在的地位,低得可怜.在市场经济社会以穷富论输赢的环境中,他们在农村大体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而且,师道尊严,社会对教师应有的尊重,已经被更注重现实的农民看得很淡,甚至被一些暴发户狂妄地因脚踢开.
所以现在很多乡村教师对工作抱着应付的态度.走向极端的甚至很可恨:我们一乡党委书记到村小学,翻看学生作业,竟发现孩子写1+1=2被老师打了叉号,1+1=3却被打了对号;我因一堂叔去世在家守灵,翻看在村小学读书的侄子作文本,看到老师红笔批语,一共四行,每行错别字竟都在四个以上.
优秀乡村教师有没有呢?有,但少得可怜.而且,对他们来说,就出现了本文题目中的问题: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就对不起自己!他们作出了最大的奉献,但得到的,依然是同样微薄的薪水.
对于乡村管理者来说,对优秀教师,无力给予应给的奖励,因为乡村财政根本就是连保证基本工资发放都困难的财力;对不称职的教师,也无可奈何,因为没有管理权限,前面提到的乡党委书记当时坚持要求教育局开除那位教师,但人家有后台,不长时间调到了更好的岗位.
我想,本来应该是有更多的优秀乡村教师的,是环境,是恶劣的客观条件,阻止了更多优秀乡村教师的脱颖而出.
整个教师行业,都挺不容易,乡村教师尤甚.构建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别,首先应关心这个利在千秋,